主  页 | 机构设置 | 综合信息 | 科研动态 | 科研成果 | 科技服务 | 科技开发 | 学术活动 | 党群园地 | 人才队伍 | 联系我们
当前信息
  • 博士科普讲堂点亮青春科学梦 亚作所引领温州二中学子走进科研殿堂(2025-10-9)
  • 科技之光点亮成长之路 博士讲坛激发科学兴趣
    --全国科普月活动暨亚作所“博士科普讲堂”走进瓯海艺术实验小学
    (2025-9-30)
  • 稻亦有道,良法促增效
    ——亚作所承办2025年瓯海区水稻种植技术提升培训班
    (2025-9-25)
  • 植物学博士走进小学课堂,科学种子播撒泽雅沃土
    ——浙江省亚热带作物研究所科普实践基地落户乡村小学
    (2025-9-22)
  • 东西部协作显担当
    ——亚作所延伸科技帮扶赋能阿坝高原蔬菜产业
    (2025-9-19)
  • 浙藏科技合作,共谱高原特色农业新篇章
    ──亚作所赴西藏调研并签署科研合作框架协议
    (2025-9-19)
  • 亚作所“一县一业一团一基地”科技服务团助力柯城白及产业提质增效(2025-8-5)
  • 亚作所科技特派员引智赋能 助力苍南茶产业提质增效(2025-8-4)
  • 浙江省农业科学院瓯海科创中心2024年度工作进展评估会顺利召开(2025-7-14)
  • 乐清北塘结出“共富果”
    --“科技保姆+网红营销”双轮驱动水果产业升级
    (2025-7-7)
  • 本栏目搜索
     主页>科技服务>具体内容 发布时间:2025-9-30 13:50:59   点击次:481

    科技之光点亮成长之路 博士讲坛激发科学兴趣
    --全国科普月活动暨亚作所“博士科普讲堂”走进瓯海艺术实验小学
     
     
     
     


        为深入推动科教融合,全面提升青少年科学素养,扎实推进亚作所“博士科普讲堂”品牌建设,2025年9月29日,全国科普月活动--“万人进校园”科普宣讲活动暨亚作所“博士科普讲堂”应邀走进瓯海区艺术实验小学,所农业与环境检测中心荀倩博士以“杨梅果实的一生:从山间精灵到舌尖盛宴”为题,为四年级120余名师生带来一场集科学、人文与趣味于一体的科普分享。
       讲座伊始,荀倩博士以生动的语言引领师生步入杨梅奇妙的生命世界。她从杨梅“雌雄异株”这一独特的植物学特性切入,深入浅出地讲解其在长期自然选择中演化出的生存智慧,借助形象的比喻和精美的图示,将抽象的科学知识转化为易于青少年理解的趣味故事,迅速点燃了同学们对植物科学的探索热情。随着内容深入,荀倩博士聚焦于“果实发育的化学交响曲”这一核心环节。系统解析了杨梅从一枚小小的花朵,经历授粉、坐果、膨大直至成熟的完整生理生化过程。她将糖分积累、有机酸转化等复杂的生物化学过程,巧妙比喻为一场精心编排的“交响乐”,揭示果实品质与风味形成的科学机制,引导同学们从现象中发现本质,在趣味中理解理论。
       在科学讲解基础上,荀倩博士进一步将视角延伸至人文领域,深情讲述了“温州记忆中的‘红盘绿蒂’”这一富有诗意的篇章。“红盘绿蒂”不仅是温州地区评价杨梅品质的直观标准,更承载着深厚的地方烙印与乡土情感,是温州特色农业品牌与文化符号的重要体现。在引导同学们掌握科学知识的同时,也强调关注家乡的特色物产与文化传承,增强文化自信与乡土认同。
       在讲座互动环节,所果树学科资深专家郭秀珠研究员以其数十年的科研积累,耐心细致地为小学生们解答了诸多饶有趣味的问题。如野生杨梅与人工栽培杨梅在果实大小、风味口感、抗逆性等方面的具体区别,以及“丁岙梅”这一地方良种背后所蕴含的地理标识与历史渊源。她的讲解严谨而不失风趣,赢得了在场师生的阵阵掌声,将现场求知氛围推向高潮。
       本次“万人进校园”科普宣讲活动暨亚作所“博士科普讲堂”不仅是一次知识传递,更是一场科学启蒙与文化熏陶的有益实践。活动有效搭建了科研机构与基础教育课堂之间的桥梁,展现了亚作所科技资源服务地方、助力乡村振兴的社会责任,也为持续打造“博士科普”品牌积累了宝贵经验。
    亚作所科研管理办公室、农业与环境检测中心
    2025年9月30日
     主页>科技服务>具体内容  
    科技兴农网科技视频农网科技版 |
    Copyright © (2006-2025)  www.zjyzs.cn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浙江省亚热带作物研究所办公室
    地址:温州景山   电话:0577-88524697
    浙ICP备12021319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