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  页 | 机构设置 | 综合信息 | 科研动态 | 科研成果 | 科技服务 | 科技开发 | 学术活动 | 党群园地 | 人才队伍 | 联系我们
当前信息
  • 亚作所党员干部职工集中收看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大会实况直播(2025-9-4)
  • 共谋亚热带农业创新协作新格局
    ──亚作所赴两广相关科研院所开展专题调研
    (2025-9-2)
  • 副省长、市委书记张振丰调研亚作所工作(2025-8-25)
  • “提效能・优服务” 亚作所织密防蛇安全网 筑牢生命防线(2025-8-15)
  • 科技赋“荔”结硕果 共绘产业振兴新蓝图
    ──2025年第二届苍南县荔枝产业发展座谈会圆满召开
    (2025-8-11)
  • 院成果转化推广部部长陈小龙来亚作所调研指导(2025-8-8)
  • 食堂食材配送、职工饭卡余额采购服务供应商比选结果公示(2025-8-1)
  • 亚作所科研进展速览(2025年第7期)(2025-7-23)
  • 浙江省亚热带作物研究所食堂食材配送、职工饭卡余额采购服务比选公告(2025-7-21)
  • 亚作所周密部署迎战4号台风“丹娜丝”风雨大考(2025-7-7)
  • 本栏目搜索
     主页>综合信息>具体内容 发布时间:2017-1-10 9:42:56   点击次:6206

    所林业生态学科团队对南麂列岛中国水仙进行居群监测调查
     
     

        承国家海洋局温州海洋环境监测中心站合作项目,为监测南麂列岛大檑山屿中国水仙种群空间分布格局,建立长效就地保育策略,2016年12月26-28日,所林业生态学科副负责人王金旺副研究员率领团队5人对大檑山屿中国水仙居群进行监测调查和功能特征研究。
        中国水仙(Narcissus tazetta Linn. var. chinensis M. Roem.),我国十大名花之一,为石蒜科水仙属多年生草本植物,欧洲产的多花水仙(Narcissus tazetta Linn.)的一个变种,为唐初经丝绸之路引种后分化形成。位于南麂列岛大檑山屿的中国水仙种群具有花朵大的特点,且是迄今为止在浙南沿海岛屿发现的面积最大的种群,为珍稀植物资源。
        大檑山屿中国水仙有四个居群,总面积为8927 m2,占整个岛屿的2.26%;四个居群的营养器官居群内和居群间的变异大于花部特征变异,根据其叶长和花葶的高矮可分为两个生态类型,但两个生态类型的花部特征变异不明显;为明确不同水仙居群的遗传关系,项目组下一步将对采回的样本提取线粒体DNA进行高通量测序,构建中国水仙的线粒体遗传图谱,并进一步调查舟山、福建部分海岛的中国水仙种群,分析其亲缘关系。同时,项目组在大檑山屿不同生境进行了栽植实验,以期分析环境因子对其生长发育的影响。此次调查,科考人员克服了大风大浪的恶劣天气,圆满完成各项科研任务,安全返回。
        下阶段,值中国水仙越夏时,项目项组将再赴大檑山屿调查不同中国水仙居群生境植物生长状况,以考察不同立地条件下中国水仙繁育能力。
    林业与生态研究室
    2017年1月10日
     主页>综合信息>具体内容  
    科技兴农网科技视频农网科技版 |
    Copyright © (2006-2025)  www.zjyzs.cn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浙江省亚热带作物研究所办公室
    地址:温州景山   电话:0577-88524697
    浙ICP备12021319号-2